新闻公告

News

新闻公告

重肝首页  >  新闻公告  >  北京医药科学技术发展协会30周年:致敬领航者

微信图片_20250702142941.png


三十载岁月如歌,北京医药科学技术发展协会(BMSTDA)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广阔舞台上,以科技为笔,以奉献为墨,书写了一段段辉煌的篇章。

 

自1994年成立以来,北京医药科学技术发展协会始终将“诚信”作为立会之本,在党的领导下,牢记使命,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学术交流、新成果推广、专业培训、科普宣传等多个领域均取得显著成就。

 

值此协会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我们回首过往,致敬协会领航者——创始人王宝恩教授,以及继任者段钟平教授。


王宝恩教授


奠基之石,开创先河


北京医药科学技术发展协会的创立,离不开我国著名肝脏病学家、肝纤维化研究泰斗王宝恩教授的远见卓识与无私奉献。


作为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的创始人兼第一任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名誉院长,王宝恩教授不仅在肝脏病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更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广泛影响力,为协会的成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王宝恩教授的带领下,协会扬帆起航,逐步成长为一个集学术、科研、教育、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团体,为我国医学和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图片
图片
图片

微信图片_20250702142949.png

王宝恩教授(1926~2014)

王宝恩教授是我国肝脏病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曾先后担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科副主任、主任、院长及名誉院长。他长期致力于胃肠病学、肝脏病学及重症医学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是我国肝纤维化研究领域的主要开创者。他率先提出了临床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可以逆转的理论,并对抗纤维化中药“复方861合剂”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他曾主编5部专著,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级及省部级奖17项。作为首都医科大学内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培养了近百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其中很多成为了国内外肝脏病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王宝恩教授长期致力于推动我国肝脏病学科建设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他于1992年创建了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并和张定凤教授一起创办了《中华肝脏病杂志》。他曾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内科学分会及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亚太肝病学会执行委员。他充分利用自己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曾4次举办大型国际肝脏病学术会议,为帮助我国肝脏病学工作者了解世界、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

段钟平教授


承前启后,续写辉煌


岁月流转,北京医药科学技术发展协会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前行。


段钟平教授作为肝脏病学领域的杰出代表,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继任第二届会长,继续引领协会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在段钟平教授的带领下,协会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深化与国内外专家的合作交流,积极开展各项公益活动,为患者和社会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同时,协会还加强内部治理,完善各项制度,确保各项工作在合规有序的状态下高效运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微信图片_20250702142956.png

段钟平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首席专家
➣兼任首都医科大学传染病学系名誉主任,佑安肝病感染病专科医疗联盟执行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科技园肝病转化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主任,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组长,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台首席科学顾问。
➣长期从事肝病及传染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曾担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1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论文成果: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80余篇,其中SCI论文176篇。主编《人工肝脏治疗学》、英文版《传染病学》等著作7部。
➣近10年承担国家“135重大专项课题、科技部及北京市科委等重点科研项目13项,以负责人或主要完成人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图片


携手并进,共创未来


三十年栉风沐雨,北京医药科学技术发展协会在王宝恩教授与段钟平教授等的引领下,如同一艘破浪前行的航船,驶过了无数的波峰浪谷。


每一次学术交流,都是对医学前沿的不断探索;每一次公益活动,都是对社会责任的深情诠释。


未来,协会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谱写新篇章,续创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