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肝病营养及免疫细胞治疗技术高峰论坛”圆满举办
由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主办,首都医科大学肝病转化医学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联合协办的“全国肝病营养及免疫细胞治疗技术高峰论坛”,于2014年5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省登封市隆重召开。
肝病营养治疗技术、肝癌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是目前肝硬化、肝癌、重肝肝衰竭等终末期肝病重要、实用而且进展迅速的临床技术。
在免疫细胞治疗方面,继LAK、CIK-DC之后的第三代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无论在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新一代肿瘤免疫细胞技术的进展,被《SCIENCE》评为2013年度科技突破性成果(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2013),其推广和应用有可能大大降低包括肝癌在内的恶性肿瘤的复发率。
5月16日当天22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医院的医护人员参加会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段钟平教授、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防治指导委员会王钊教授等多位领导莅临指导。本次论坛还特地请到了美国Baruch S. Blumberg研究所所长Prof. Timothy M.
Block作了题为“Is a cure for hepatitis B possible? Is it
necessary?”的主题报告,来自美国德州大学理学院生物学系肿瘤自身免疫和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室的Prof. Jianying Zhang介绍了肿瘤相关抗原和抗体系统在肿瘤免疫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医院临床部的Prof. Willy Xu介绍了美国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同时会议还邀请多位专家就国内肝癌自体免疫细胞治疗的法律法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以及具体的病例讨论和经验分享进行了交流,从理论到临床到实践,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欢迎。
在营养诊疗方面,《欧洲肝病肠内营养指南》、《欧洲肝病肠外营养指南》以及最新《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营养管理:ISHEN共识》等为常见肝病的营养诊断和营养治疗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意见和建议。当天的会议中利用4个小时、邀请7位专家,从韩涛教授的“终末期肝病营养不良的临床危害和诊断技术”、段钟平教授的“终末期肝病营养不良的治疗”、到张淑芹教授的“肠道营养干预对失代偿性肝硬化营养状况及肝功能影响”、李长政教授的“强化营养治疗促进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创面愈合”、再到汪茂荣教授的“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营养管理:ISHEN共识介绍”、周莉博士的“营养风险和营养风险筛查表的使用经验”、孔明博士的“到肝病营养治疗病例讨论与经验分享”,由浅入深、系统完整、理念清晰的给大家介绍了营养治疗在终末期肝病治疗中的重要性,让人受益非浅。
本次会议学术思想先进,学术气氛浓厚,内容丰富实用,对于引领和推广肝病营养和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丰富肝病医师临床诊疗手段,提高疑难和重症肝病诊疗效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肝病转化医学研究所
2014.5.20
评论
网友评论:
共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