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安全性
意大利米兰大学健康科学研究所Lampertico等近日完成的一项综述表明,为将核苷(酸)类似物(NA)的肾毒性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用恩替卡韦(ETV)或替诺福韦酯(TDF)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应对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血磷进行监测,必要时可及时进行剂量调整或换药。
研究者对2015年6月15日前已发表的真实世界中HBV单独感染患者应用ETV或TDF治疗的安全性数据进行总结。结果显示,CHB患者,包括注册研究中的患者人群对ETV和TDF的耐受性良好,没有发生有临床意义的肾脏毒性或乳酸性酸中毒。
随着NA类药物在“真实世界”的临床经验不断积累,一些研究报告了ETV相关的乳酸性酸中毒和TDF相关的肾功能损害,这与之前的队列研究的证据并不一致。不过,研究者表示,所报告的ETV相关乳酸性酸中毒事件数量很少,且均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不同研究中,TDF治疗与肾功能指标变化的关联程度各不相同,可能是由于应用的不同定义和阈值报告肾毒性以及患者人群的差异所致。
评论
网友评论:
共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