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丙肝孕妇如何管理?
在美国,1%-2.5%的孕妇感染HCV,其发生HCV母婴传播的风险约为5%。HCV母婴传播可发生在宫内,也可发生在围生期。孕期感染HCV与宫内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等不良胎儿预后有关。
在美国妇产科学学会的支持下,美国母胎医学协会对现有妊娠期丙型肝炎的相关证据进行了讨论,制订了妊娠期丙型肝炎的筛查、治疗和管理推荐意见,主要针对妇产科医生。
推荐①:对于HCV感染风险增加的妇女,在她们首次产前检查时,应对之进行抗-HCV抗体检查。如果最初结果为阴性,但感染HCV的风险持续存在或出现了新的HCV感染的危险因素(如有静脉药瘾或吸入毒品),应复查抗体(GRADE 1B)。
推荐②:对于HCV阳性的妊娠妇女,建议同时筛查其他性传播疾病,包括HIV、梅毒、淋病、衣原体感染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GRADE 1B)。
推荐③:建议HCV感染的患者(包括妊娠妇女)戒酒(最佳实践)。
推荐④:由于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尚未获批用于妊娠妇女,建议只在临床试验中应用或将抗病毒治疗推迟到产后进行(GRADE 1C)。
推荐⑤:需要进行产前有创性诊断检查时,建议告知患者有关垂直传播风险的资料令人放心,但资料有限。因绒毛膜取样的相关资料欠缺,建议选择羊膜穿刺(GRADE 2C)。
推荐⑥:不建议单纯因为HCV感染而实施剖宫产(GRADE 1B)。
推荐⑦:对于HCV阳性孕妇,建议避免宫内胎儿检测、延迟破膜以及助产时的会阴切开等操作(GRADE 1B)。
推荐⑧:不建议因HCV感染阳性而不鼓励母乳喂养(GRADE 1A)。
评论
网友评论:
共评论。点击查看